第一代內防腐技術:是在暖氣內部插一根鎂棒,由于鎂棒是比鋼材更活躍的金屬,所以暖氣內的有害物質首先腐蝕鎂棒,從而達到保護暖氣鋼材的目的。但是這種方法有時間局限性,鎂棒消耗完畢后,需要更換比較麻煩。
第二代內防腐技術:是以鋅基鉻鹽為基礎的涂層,涂層內含有片狀鋅和鉻氧化物,由于鋅比鋼活躍,跟鎂棒的作用一樣,犧牲片狀鋅,從而達到保護暖氣的作用,但這種涂層也會失效。
第三代內防腐技術:在鋅基鉻鹽以上,再涂覆一層高分子有機涂層即樹脂有機涂層,使水與暖基材完全隔離,由于樹脂有機涂料具有超強的穩定性,不與作何化學成分發生反應,所以是最安全的內防腐涂層。
第四代內防腐技術:以上古代內防腐技術都屬于“被動防腐”,都有脫落之虞,第四代散熱器經過180度高溫固化,該涂層直到封閉第一涂層可能存在的毛細孔的作用,避免水通過毛細孔滲透到基材表面。兩個涂層緊密融合,雙層保護,令散熱器具有更強的防腐能力,更加安全,可安全適用于所有采暖系統,無須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