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熱源效率 分戶采暖:一般采用天然氣、電等清潔能源,小型設備和大型設備在燃燒效率方面的差別已很小。集中采暖:可有效利用熱電聯產、工業余熱、可再生能源等作為熱源,大型燃燒設備較小型設備的燃燒效率高
2、 輸配能耗 分戶采暖:熱源距用熱部位很近,管道直接敷設在室內,輸配泵耗和熱損失可忽略不計。
集中采暖:熱源較用熱部位較遠,輸配泵耗要占到輸送能量的5%左右,管網熱損失要占到輸送能量的10%左右,若管理不善有跑冒滴漏現象或存在嚴重水力不平衡,以上能耗還會大大增加。
3、 環保性 分戶采暖:燃燒尾氣就地排放,但一般采用清潔能源,對環境影響不是很顯著。集中采暖:熱源集中管理,煙氣粉塵等排放物更易于處理和控制。
4、可靠性 分戶采暖:熱源分散,故障點增多,但單個熱源發生故障不影響其他用戶的采暖,且系統內熱水壓力較低,不易發生滲漏,系統水容量小,發生滲漏的危害小。 集中采暖:熱源集中,易于集中維護和管理,但一旦系統發生故障相關用戶采暖都會受影響,且工作壓力較高,系統水容量大,一旦發生滲漏,危害較大。
5、運行控制 分戶采暖:天然實現分戶控制,設備自動運行,開關靈活,采暖時間自主控制,室內無人時可關閉,為主動節能提供了有效手段。集中采暖:運行控制較困難,從熱源、管路到末端采暖系統都需要增加大量的控制裝置和儀表,規定的采暖時間外不能采暖。
6、計量收費 分戶采暖:天然解決計量收費問題,用多少供多少,自己付費。集中采暖:可通過安裝相關儀表計量,但需要讀表計量,且往往存在收費難的問題,為采暖系統的管理留下隱患。
7、采暖熱費 分戶采暖:跟建筑的實際采暖需求有關,對按照節能標準建造的建筑采暖熱費遠遠低于集中采暖,部分地區為推廣清潔能源獨立采暖還會有補貼,可以有效促進對建筑保溫的更高要求,但在保溫性能差的建筑中費用較高。
集中采暖:普遍按照面積收費,由政府定價,包括管理費用和利潤,由于普遍存在欠費問題,運營企業往往需要相關補貼才能正常運行;如按熱量計量收費,在南方地區由于用熱量較小,單位熱量管理和折舊分攤費用較大,單位熱價將遠遠高于傳統采暖地區。
8、造價由于存在巨額的熱源和小區外管網建設費用,集中采暖運營商往往要按采暖面積收取高額初裝費;此外還要占用建筑管井和建設小區內采暖管網,因此單位面積造價會比獨立采暖略高或持平。
9、其他分戶采暖:適用于任何具有燃氣、電力等清潔能源條件的建筑。集中采暖:僅適用于集中采暖管網到達的建筑。目前來說,對于獨立采暖系統在節能保溫比較嚴格,運行調節獨立性較強,不同用熱單元分界較清晰,需要按不同用熱單元收取費用的以住宅為代表的居住建筑中具有巨大優勢。我國廣泛的新興采暖地區,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雖然缺乏集中采暖管網,但近年來采暖求日益擴大,獨立采暖系統成了上述區域的較好選擇,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