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液壓打井機使用與維護
一、開機前的準備工作:
1、檢查各油管連接是否正確
2、檢查各連接螺絲是否擰緊,立柱是否錨牢固。
3、點動電動機,檢查電動機的旋向與齒輪泵殼體上的標定轉向是否一致。
4、冷卻水是否正常流通
5、檢查操縱多路閥手把,使其處于中位。
二、鉆進時的操作:
1、打井機空運轉1分鐘,檢查打井機各部件運轉是否正常。
2、操作卡盤手把,使卡盤夾緊水辮軸錐螺紋或鉆桿,開啟冷卻水。
3、操縱旋轉手把至正轉位,使動力頭帶動鉆桿正轉。
4、待孔口見到返水后,操縱前進、后退手把至前進位,使給進油缸以正常速度鉆進。
5、在鉆進過程中,因切削阻力發生變化時,可調節微調來控制推進速度。微調反時針旋轉,推進速度加快順時針旋轉推進速度減慢。
三、加接鉆桿時的操作:
1、鉆進完成1根鉆桿深度需加接鉆桿時,先停止推進,再停止旋轉,關閉冷卻水。
2、操縱夾持手把,使夾持器夾緊鉆桿,將微調節流閥開啟(右旋)。
3、回轉器反轉,與此同時,后退進給油缸,使水辮軸與鉆桿旋離。
4、停止旋轉,操縱快速進退手把至快退位置,使卡盤快速退到位。
5、將要加接的鉆桿接在前一根鉆桿上,回轉器邊旋邊前進,當水辮軸梯形錐螺紋與新加接鉆桿錐螺紋旋合接觸時,立即操縱夾持器手把,松開夾持器,完成鉆桿加接。
四、卸鉆桿的操作:
1、夾持器夾緊水辮前的第一根鉆桿,回轉器反轉,同時推進手把置于后退位置,使水辮軸于第一根鉆桿分離。
2、松開液壓卡盤,取下水辮。
3、打開、并推進液壓卡盤,用卡盤夾緊第一根要退出的鉆桿,松開夾持器,操縱前進、后退或快速進退手把,使鉆桿后退到適當位置,既第一根鉆桿與第二根連接處露出在卡盤與夾持起器之間,打開微調節流閥(右旋),操縱夾器手把夾緊鉆桿,回轉起器反轉,同時推進手把置于后退位置,松開鉆桿之間的螺扣。
4、操作卡盤手把,松開卡盤,卸下第一根鉆桿,再按上一條操作,如此循環反復,直到卸完全部鉆桿。
五、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1、孔內有鉆具時,除按規定程序的動作需要外,不允許回轉器反轉。
2、回轉器反轉拆卸鉆桿時,油缸必須留足卸扣行程,以免損壞鉆桿螺紋。
3、打井機工作過程中,應隨時注意各運動部件的溫度變化。軸承、齒輪、油泵、油馬達、電動機等處的溫升不得超過45度,油箱出油口處的溫度不得超過60度,否則應停機檢查并加以處理;
4、觀察泵站回油壓力表,發現回油壓力超過0.35Pa時應停機更換或清洗過濾器;
5、打井機工作時,注意液壓系統的元件,膠管及管接頭是否有漏油現象,如有故障應及時處理;
6、打井機工作時,除了因鉆進負荷變化而引起的供油壓力,旋轉和推進速度的相應變化,系統壓力突然大幅度升降引起旋轉、推進速度巨變,應立即停機,找出原因。處理故障;
7、當打井機停止工作時,所有操作手把應置于中位。
8、從鉆桿中正常退鉆桿時,必須使用夾持器或卡桿器將鉆桿卡緊后,取桿人員必須離開鉆桿1m以外安全地點后,方可叫打井機司機按操作規程要求開動打井機進行退鉆桿。退鉆桿過程中,取桿人員和打井機司機必須密切配合,相互照應,精力集中,防止誤操作而發生異外。
9、當水辨軸與鉆桿聯接接頭咬死,無法使用卡桿器或夾桿器時,可使用管鉗將鉆桿卡緊,并用加長桿(0.5-1m)聯接管鉗(增大力矩)后,人力將鉆桿聯接處松退。
10、當水辨軸與鉆桿聯接接頭咬死,人力配合管鉗無法將其松退時,可使用管鉗卡緊鉆桿,管鉗一端緊靠機架作支點,并用鐵絲將管鉗固定在機架上,鉆場內人員離開鉆場到安全地點后,鉆桿司機方可開動打井機反轉松動鉆桿,防止誤操作造成管鉗飛脫傷人。
11、當鉆桿傾角大于30°在處理鉆桿斷桿時,操作人位置不得正對鉆桿,防止鉆孔中鉆桿滑出傷人。
六、打井機的維護和保養:
1、打井機在使用過程中,必須保持清潔、完好、功能齊全、靈活可靠,必須進行日常維護和定期檢修。
2、接班時,必須檢查各操作手把是否靈活可靠,各壓力表指針是否能正確指示壓力,系統有無滲漏現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一般當打井機正常運行三個月后要對油箱內油質檢查一次,若不合格應將油全部放出,并清洗油箱,注入新的液壓油。
4、油溫過高時應檢查以下部位:
4.1、油箱內油量是否不足,如油位低于油位指示計下限時應及時補油。
4.2、油路阻力過大,檢查各快換自封接頭是否失靈,粗精過濾器是否受堵,否則應及時修理、清洗或更換。